Redis 是一种基于 客户端-服务端 模型以及 请求/响应 协议的 TCP 服务
所以一次 Redis 命令请求会遵循以下步骤
-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查询请求,并监听 Socket 返回,通常是以阻塞模式,等待服务端响应
- 服务端处理命令,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
每一个单独的 Redis 命令都要重复以上步骤,如果要同时发送多个 Redis 命令,则非常消耗带宽和时间
Redis 管道技术
Redis 管道可以向 Redis 服务发送多个 Redis 命令,然后一次性读取所有服务端的响应
下面的 Shell 范例使用 Redis 管道来一次性操作多个 Redis 命令
注意 $ 符号是命令提示符 nc 命令 NetCat 的简写,你可以访问 Linux nc 了解更多
$ (echo -en "PING\r\n SET site www.cmsblogs.cn\r\nGET site\r\nINCR visitor\r\nINCR visitor\r\nINCR visitor\r\n"; sleep 10) | nc localhost 6379
+PONG
+OK
$11
www.cmsblogs.cn
:1
:2
:3
上面的 Shell 命令,我们先使用 PING 命令查看 Redis 服务是否可用, 之后我们们设置了 site 的值为 www.cmsblogs.cn ,然后我们获取 site 的值并使得 visitor 自增 3 次
从返回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命令是一次性向 Redis 服务提交,然后一次性读取所有服务端的响应
Redis 管道的优势
Redis 管道最显著的优势是提高了 Redis 服务的性能
更多范例
下面的 Ruby 代码用来测试 Redis 管道技术对速度的提升效果
require 'rubygems'
require 'redis'
def bench(descr)
start = Time.now
yield
puts "#{descr} #{Time.now-start} seconds"
end
def without_pipelining
r = Redis.new
10000.times {
r.ping
}
end
def with_pipelining
r = Redis.new
r.pipelined {
10000.times {
r.ping
}
}
end
bench( "without pipelining" )
{
without_pipelining
}
bench( "with pipelining" )
{
with_pipelining
}
在我的 Mac OS 系统中运行代码,输出结果如下
without pipelining 1.195238 seconds
with pipelining 0.230783 seconds
从结果可以看出来:开启了管道操作后,往返时延的速度效率提升了将近 5 倍
最新评论
徒弟可以A师傅,学生可以A老师,为什么外包不能A正式,我觉得很正常。异性相吸这是宇宙真理
PHP天下第一(狗头叼花)
第一个不需要关注公主号直接给激活码的帖子!
客户端超时断开后,服务端如果没有设置超时机制,那也会继续等待处理,万一这期间有消息到了,那不是就接受到消息处理了,但是也没有办法返回到客户端,导致消息丢失。
企业级GO项目开发实战 Kubernetes权威指南 第六版
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q3bnTncIACKoTZFxvx7BQw?pwd=ii7n
RabbitMQ精讲,项目驱动落地,分布式事务拔高 有吗?
Spring Cloud Alibaba 微服务架构实战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jF5voFRoeF0lYAzAPBWSbw?pwd=chqk